“十三五”期间我国易地扶贫搬迁7.2万人,集中安置区配套产业园区全覆盖,助力脱贫攻坚战
“十三五”期间,我国 *** 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,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据统计,全国共搬迁7.2万人,实现了集中安置区配套产业园区全覆盖,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易地扶贫搬迁是解决贫困地区群众“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”问题的重要举措。在“十三五”期间,我国 *** 紧紧围绕搬迁群众就业、产业、教育、医疗等民生问题,加大政策支持力度,确保搬迁群众“搬得出、稳得住、能致富”。
一、搬迁规模不断扩大
“十三五”期间,我国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7.2万人,涉及全国31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的贫困地区。这些搬迁群众主要来自生态环境脆弱、自然灾害频发、资源匮乏的地区,通过搬迁,有效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。
二、集中安置区配套产业园区全覆盖
为确保搬迁群众“稳得住、能致富”,各地在集中安置区建设配套产业园区,实现产业园区全覆盖。这些产业园区以当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为导向,发展特色优势产业,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岗位,助力他们增收致富。
1. 产业园区类型多样
各地根据实际情况,建设了多种类型的产业园区,如农业产业园、工业园区、旅游产业园等。这些产业园区涵盖了种植、养殖、加工、旅游等多个领域,为搬迁群众提供了多样化的就业机会。
2. 就业岗位充足
产业园区为搬迁群众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岗位。通过政策扶持和产业带动,搬迁群众在园区内实现了就地就业,有效解决了就业难题。
3. 增收致富渠道拓宽
产业园区的发展,不仅为搬迁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,还拓宽了他们的增收致富渠道。通过参与产业发展,搬迁群众实现了从“输血”到“造血”的转变,逐步摆脱了贫困。
三、配套设施完善
为保障搬迁群众的生活质量,各地在集中安置区配套建设了教育、医疗、文化、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,确保搬迁群众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生活条件。
1. 教育资源丰富
在集中安置区,各地积极改善教育条件,新建或改扩建学校,确保搬迁群众子女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。
2. 医疗服务便捷
集中安置区配套建设了医疗卫生机构,为搬迁群众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,有效保障了他们的身体健康。
3. 文化生活丰富多彩
各地在集中安置区配套建设了文化活动中心、体育设施等,丰富了搬迁群众的文化生活,提高了他们的幸福指数。
总之,“十三五”期间,我国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。通过集中安置区配套产业园区全覆盖,有效解决了搬迁群众就业、产业、教育、医疗等民生问题,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在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国将继续加大脱贫攻坚力度,确保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。